网站首页 | 发展概况 | 专题工作 | 青春风采 | 文件库 | 青年社团 | 青年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abefd365bet娱乐场 >> 文件库 >> 团市委重要文件 >> 正文
 
 
 
关于印发共青团滁州市委“五城联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滁青﹝2009﹞27号

时间:2009-5-14 8:21:47 |   浏览:

  

各团县市区委,市直各有关团组织,机关各部室:

现将《共青团滁州市委“五城联创”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0949

 

 

 

共青团滁州市委“五城联创”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委政府“五城联创”动员大会精神,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和生力军作用,为我市创建文明、园林、卫生、旅游、环保城市作出积极贡献,根据“五城联创”各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积极投身到创建省级文明、园林、卫生、旅游、环保城市活动中去,努力实现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和市民、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工作要求,为我市2010年实现创建“安徽省第二届文明城市”、“安徽省园林城市”、完成“创优”总体工作任务、2012力争实现“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工作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内容

(一)积极投身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1、深化志愿服务活动。以“青春奉献文明城”为主题,突出抓好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项目化运作三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化和发展。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目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8%的要求,大力发展青年注册志愿者。广泛宣传志愿者行动所蕴含的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志愿服务精神,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为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孤、老、弱、残为重点,深化社区“一助一”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真情暖万家”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环护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主题团队日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形成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共建和谐滁州的文明新风。积极探索并推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运作机制和工作机制,为志愿者行动事业化发展构建支撑、注入活力,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联动运作,志愿者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的良好工作局面。

2、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未成年人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教育,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使未成年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发奋成才的精神动力。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深化“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保护母亲河”环保意识宣传、“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手拉手”、“雏鹰争章”等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健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3、大力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完善我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充实服务台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参与服务台工作。继续推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从规范工作制度、完善奖惩机制、注重服务延伸、强化督查督导等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各级未保办和预防办的职能,以综治考核体系和平安滁州考核体系为抓手,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继续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扩大创建示范点,进一步规范创建流程和标准。加强“两法两例”宣传力度,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4、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新风月”活动,发挥青年文明号窗口行业文明新风示范作用,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深化“青年岗位能手”创建活动,发挥“号、手”的作用,引导青年爱岗敬业、创业创新,弘扬高度职业文明。

5、促进青年就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借助政府力量,发挥组织优势,以帮扶大学生实现初次就业和返乡青年农民工转移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帮扶行动。举办创业报告会、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导航等活动,在大中专学生中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教育。开展“百企千岗”进校园、青年就业招聘会等活动,为大中专学生和青年提供各类就业岗位。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为返乡青年、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岗位熟练操作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

6、服务弱势群体。深化爱心助学行动,继续推进“爱心圆梦”资助贫困大学新生、爱心助学集中资助等活动,积极探索并推进爱心助学社会化、项目化运行新机制,扩大爱心助学的影响力和救助面。加强爱心助学找零捐赠活动规范化管理,发挥爱心助学找零捐赠箱在募集捐款、宣传爱心中的作用。开展爱心“1+1活动,为贫困、留守、进城务工等家庭青少年提供学习、就业、心理健康、权益维护等方面服务。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留守之家”建设,服务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7、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涉农政策宣传,引导农村青年特别是返乡务工青年立足农村谋发展,服务农村作贡献。发挥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教”志愿者、选调生等作用,培育一批愿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青年。组建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培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依托优秀农村青年创业的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实践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致富。举办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为主题的“乡村青年文化节”,丰富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和小康环保计划,动员农村青年积极投身“五化四改”活动,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二)积极投身创建安徽省园林城市

以“保护母亲河,青少年在行动”为主题,广泛开展节能环保、植绿护绿等环保行动。组织开展少先队员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全市青少年节能减排创意作品大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少年儿童“争当文明小使者、科技小能手、环保小卫士”活动。继续开展“青年林”建设,以依托建、联合建、自主建等形式,力争今年“青年林”建设总面积、示范点均有新突破。大力开展“美化大滁城、绿化我先行”志愿者植树活动,以绿地认建、认养等方式,组织市直及两区团组织绿化城区景观带、协助管理绿地,加强绿化活动的宣传,提高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协助市园林处开展绿化状况调查,摸清各单位绿化情况。

(三)积极投身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组织窗口行业青年文明号开展创建优秀青年文明号活动和窗口服务行业的青年文明号争创活动,通过开展优质服务,规范诚信行为,创优、命名一批市级青年文明号、推报一批国家级、省级青年文明号,树立青年文明号品牌形象,为消费者营造舒适、放心的消费环境。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志愿者行动, 依托有关单位组建一支有一定人数、服务水平较高的志愿者队伍,集中实施“展志愿服务风采,创优秀旅游城市”行动,通过开展创建宣传、文明劝导、环境保护、美化滁城等活动,打造旅游城市志愿服务名片。

 (四)积极投身创建省级卫生、环保城市

将共青团组织参与创建省级卫生、环保城市纳入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整体工作中去,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扎实开展创建省级卫生、环保城市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创建等,以实地行动提高城市卫生、环保程度。

 

三、保障措施

开展“五城联创”活动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发展的实际做出的科学决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全市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也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进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对活动高度重视,切实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这一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加强领导。为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团市委成立了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办公室。各级团组织也要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调整和充实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团县市区委及市直团组织书记作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工作的领导。

2、搞好宣传。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活动优势,高度重视活动的宣传发动,精心设计组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宣传活动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有利于“五城联创”活动的舆论氛围,使“五城联创”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强化督查。“五城联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团组织一定要统筹兼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可行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做到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团市委将加强督导检查,坚持定期调度和情况通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加快推进步伐,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纳入考核。将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五城联创”活动纳入年底考核,对表现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团内评先树优资格。

 

主题词:共青团  “五城联创”实施方案  通知

报:市“五城联创”总指挥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指挥部

共青团滁州市委                     200949日印发

                                              (共印20份)

 
作者: | 来源: | 编辑:  
 
上一篇文章:2009年第3期(总第29期)

 
 
 
首 页 | 收藏本站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共青团滁州市委员会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008942号
地址:滁州市育新路174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022434
技术支持:网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