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发展概况 | 专题工作 | 青春风采 | 文件库 | 青年社团 | 青年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abefd365bet娱乐场 >> 探索思考 >> 正文
 
 
 
广州市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

时间:2014-4-10 15:40:26 |   浏览: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州市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需求、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在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同时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快培养新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1】青年是农村人口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农村发展变革过程中贡献青春才华。广州团市委主动开展“团员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活动,一方面动员广大村镇青年为改善家乡面貌、创造美好生活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鼓励城市广大青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资金支持、资源支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对广州市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

 

一、广州市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分析

1.广州青年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党和国家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并且要求“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氛围。”【2】所以,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惠及广大农民的事情,也是鼓励各行业人参与其中并且从中受益的事情。新农村建设战略解决将近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将开辟多种渠道与发挥农村优势相结合,使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农业兴旺成为现实,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广大青年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作用与深远意义,自觉投身其中,做出贡献。但是,从调查数据看,广州市青年对这一行动的了解不够丰富,理解不够深入,仅有42.4%的青年知道“新农村建设”,45.1%的青年听过但不了解,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2.青年参与农村发展的中国本土探索

中国经济改革最初从内陆地区兴起,青年参与改革,特别是参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热情,促使农业生产的兴旺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成为“奇迹”。可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内陆地区的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村重新陷入落后境地,农村青年的外流成为普遍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农村三要素不再留在农村内部——城市扩张,大规模占用农村土地;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企业得以雇佣最廉价的劳动力,几乎什么社保都没有;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每年各个银行像抽水机一样抽走农村资金。当农村发展必需的三要素都被抽走的时候,就算农民有志气,不愿意让人看不起,但你就算有天大本事也没用。”【3】因此,各地党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都寻求鼓励青年返回农村、建设家乡的新方法、新途径。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先后在一些地区进行实验,推广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新生活;农业部及所属单位在一些地区推广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农工商一条龙发展模式;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展“新乡村建设”、“农村新文化”等试验。这些实验、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要是青年,农村团组织则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宣传、鼓动。正是长期坚持、坚忍不拔的努力,为中国农村发展积累了经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3.青年参与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农村发展中的青年参与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且在世界各国都有经验教训。通常,各国追求现代化的初期,都会趋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农村萎缩和萧条。但是,部分国家工商业发展之后反哺农业就获得新的振兴;另一些国家仍然忽视农村、农业、农民,最后导致经济畸形和社会不稳。所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少动员青年参与农村发展的经验。

 

二、广州市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分析

广州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南大门”,虽然工商业、金融业、文化业迅速发展,但是农村地域与人口的比例仍然较大,应该引起重视。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全市有建制镇35个,行政村1146个;从地域上看,全市7434平方公里的土地,扣除中心建成区和上述几个区(市)的建成区面积,剩下的约6300平方公里的广阔大地都属于农村。全市共有农村人口22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1%,其中14-35岁本地户籍农村青年60万(全市14-35岁户籍青年280 万);农林牧渔从业人员74.8万人。全市耕地面积为202.4万亩。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广州市非常重视的工作,发动团员青年参与建设项目、建设活动大有作为。我们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广州青年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村镇的青年。他们是主体,既是建设的贡献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受者;另一类是城区热心农村发展的青年,以智力支持、资源支持、行动支持、网络支持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获得建设成果的辐射。为此,共青团广州市委专门调查了解各类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对“建设新农村”的需求,获得结果如下:

1.参与项目

农村青年对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各种项目,希望拥有知晓权、参与权。过去,政府发动的许多关于农村建设的“工程”、“行动”、“计划”、“项目”,往往是上级政府重视强调,地方政府上传下达、基层干部应付敷衍、广大群众蒙在鼓里。所以,农村青年非常希望从开始就了解和掌握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了解自己能够在其中哪些领域发挥才能、做出贡献。从调查数据看,57.7%的青年认为“我自己的参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很重要,不可忽视。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等领域展开。青年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参与其中,既能够发挥力量,又可以学习成长,是非常难得的良好机会。青年十分看重参与的机会,希望各级政府、相关机构予以重视。

2.施展才华

农村青年的另一个愿望是有机会施展才华。因为,眼看着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迅猛发展,各种产业兴旺、人的晋升发展机会也日趋增多。但是,由于农村比较落后和单调,自己却没有机会,心理是比较难受的。新农村建设为青年提供了参与和服务的机会,他们非常重视,希望有所作为。在对番禺区1018 名村镇青年调查时发现,他们愿意从事的职业多样,选择经商占39.9%,选择特色农业占29.1%,选择兴办工厂占12.6%,实际上最看重的是能够发挥才能。调查中,许多农村青年反映,希望能够像城市青年那样在多种领域尝试和努力,既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实践锻炼

青年认为新农村建设给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实践锻炼、成长成才机会。农村青年感觉多年来家乡变化的缓慢,让自己难以得到锻炼和发展。特别是广州市属从化、增城等农村的青年,看见城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多样,非常羡慕,盼望村镇也尽快获得发展。调查发现,农村青年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进取的占65.5%,大多数人希望有机会锻炼成长。专家分析也表明,“在眼界不断开阔的过程中,农村青年渴求文明进步的愿望不断得到强化,他们的价值取向、致富观念、婚恋与家庭观念、闲暇与消费观念以及社会网络与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宝贵体现。”【5

4.完善自我

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具有各种信仰的占大多数,虽然政治觉悟仍有局限,信仰共产主义的仅占13.6%,但是信仰科学、民主、自由的较多,占45.8%,没有信仰的仅占17.8%。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交流的深入,爱国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已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标准,而不是过去单一、机械的政治标准。他们虽然信仰呈现多元化,但是共同的特点是希望参与社会建设、做出自己贡献、体现人生价值。新农村建设让农村青年感到非常高兴,他们能够在参与和奉献的过程中充实自我、充实人生,感觉生活的意义。

5.共享成果

青年最突出的要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与群众、集体与个人、长辈与晚辈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从调查数据看,青年对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占第一位(60.2%),对于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需求占第二位(11.6%)。农村青年愿意参与、愿意奉献,但是不愿意被忽视、被欺骗。过去,针对农村的各种“行动”、“工程”,发动群众的时候轰轰烈烈,但是建设完成的时候却忽略群众利益,仅仅是地方政府及少数群体受益,大多数人状况没有明显改变。这种结果是青年最不愿意看到的。从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看,参与与受益、共建与共享,是保持农民热情和争取农民拥戴的关键问题。“获得进入法庭的机会、动员社会资本、更好的交通、得到改善的住房条件以及对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做出反应的安全网,所有这些都是公共政策的例子,这些公共政策在增加妇女机会、减轻生育以及提高教育成就方面发挥着作用。”【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州市农村青年既热情参与,又迫切希望能够共享成果、共同发展。

 

三、广州市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活动分析

1.青年科技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

广州共青团组织响应国家、省市开展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大力推进青年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凝聚一大批青年创新人才;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园、软件产业等凝聚一大批青年技术开发人才;通过市、区、镇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凝聚一大批青年科技应用人才。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这些不同类型的青年科技人才以多方面的优势为农村发展提供服务。广州团市委依托“青年科学家协会”、“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博士俱乐部”等层次人才资源,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特别是生态农业与信息应用等技术,为农村产业更新提供支持;组织农科院校专家、农科院校大学生前往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开发新产业、应用新技术。各区、镇团委发动科技志愿者,积极联系农村青年,对口扶持、跟踪服务,进行种养业新品种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由于不同层次的青年科技人员相互配合:市属青年科技人员着重开拓创新项目,区镇青年科技志愿者着重实际指导,确保农民在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业过程中得到服务,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2.青年科普宣传服务新农村建设

为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素质,使他们学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团市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动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技志愿者开展了持续有效的农村科普宣传。一是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如全市科普宣传周、科技活动月中,专门安排青年志愿者到镇、村进行巡回展览和演讲。特别是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科学种养知识、污染防治知识、健康生活知识等,提高农村青年的科学水平。二是进行定期的科普宣传与辅导。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节假日志愿者农村服务活动,深入农村家庭进行科普宣传,特别是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科学生活知识传播给农民,开阔他们的科技视野,提高他们把握发展机遇的能力。三是日常化的科普宣传与推广。团组织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合作,将新兴科技知识转换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在农村频道、青少年频道播出,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青年。如果说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动力,而青年科普宣传活动则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青年提高了科技素质,有利于农村的健康和谐发展。

3.青年创业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适应农村青年的需要,团组织通过各级团校、培训基地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创业之星、青年经营者不断进行“充电”教育,传递新的创业观念、创业方法,帮助他们保持创业发展的优势。近年来,全市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两千多名,农村青年经营者三千多名,他们不仅自己的事业发展迅速,而且为农村就业提供了众多的岗位。对于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青年和各种具有创业愿望的青年,团组织提供“全程创业辅导服务”,从农村创业的基础知识辅导,到农村创业的行业项目确定,都给予跟踪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行动的实施,不仅为青年创造财富、创造生活提供了支持,而且有助于农村青年提高信心、增强自信,使他们能够把握机遇创造奇迹。

4.青年技能培训服务新农村建设

广州团组织近年来大力开展青年技能培训,使农村青年掌握各种操作技术,成为实用型人才。一是进行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先后开展农村青年专门培训20多场次,共有3000多人参加了培训。还专门开展农村女青年的技术培训,针对家政服务、园艺工作等岗位需求传授技术,促进了农村青年的就业。二是进行种养殖技术和小商品经营技术、小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培训。三是举办成人中专、大专班,系统提高农村青年的知识技术。四是重点推进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掌握技术,适应工作需要,有力地发挥了团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5.青年法律维权服务新农村建设

适应农村青年的需求,团市委将青年权益保护纳入团工作的议事日程,保障和促进农村青年健康发展。首先,成立市团委权益部,专门从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各区团委也相应成立权益保护部门。近年来,权益部的工作重点从城市青年向农村青年拓展。通过建立覆盖全市各区、镇、村(社区)的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及时为城乡青年提供帮助、维护权益。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农民工有了“说话的地方”、“真正帮助我们的地方”。其次,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青年权益保护支持网络。以市、区、镇三级律师志愿者、司法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不仅成为农村青年随时求助的对象,而且成为长期向农村青年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维权知识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时候,特别注重设计青年权益保护的项目。因为,只有充分保护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6.青年心理辅导服务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改善农村人际关系,建设和睦友善农村环境作为目标之一,对于农村青年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服务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青年心理辅导志愿者将服务的领域拓展到山区农村,既为广州郊区(县)的农村青年服务,也为广东省其他市县的农村青年服务。从调查情况看,农村急剧变迁过程中,青年的焦虑心理比较严重,对于工作有焦虑感、对于生活有焦虑感、对于未来发展也有焦虑感,从而难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事情,使自己的前途受到干扰。农村城市化、农村转型使得青年自己的身份归属趋于模糊,难以判断。身份归属的不明确,导致了心理状态的复杂多样,从而也产生相应的问题。农村青年一方面羡慕城市人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留恋农村人的朴实友善。社会变迁促使青年两边都难以维持,变成“双重的边缘人”,失落心理与困惑心理比较严重。广州团组织针对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农村青年特殊需求,加大心理适应性辅导,培养心理调适能力,鼓励青年吸收农村与城市的各种因素,充实自己的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活跃分子。

7.青年文体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从调查数据看,农村青年参与或了解团组织举办文体活动的人数仅占41.4%,大多数人没有参加或不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团市委主动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青年文体活动的开展,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动员农村基层团组织借助各种场所与设施,举办日常性的文体活动。从竞技比赛、舞蹈训练、集体歌咏都包括其中,力争让农民经常拥有聚会、娱乐的机会。另一方面,发动城区的青年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送戏下乡”。特别是发动大学生志愿者,根据农村提供的情况、资料,排练农村文明宣传、礼仪辅导的文艺节目,定期为农民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例如青年志愿者“大篷车艺术团”、青年摄影协会“乡村巡回展”、青少年网络协会“农村风貌网页大赛”等,联合城乡青年的力量,将文化艺术的新潮流、新因素辐射到农村,增加了农民的欣赏与参与机会。

8.青年环保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广州农村青年借助发达的传媒和网络,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明白,不仅要改善经济、增加收入,同时也要保障人的生活拥有良好环境、健康环境。从调查数据看,农村青年对于当地环境保护的满意度不是很高,感觉仍然没有能够创造适宜生活与发展的环境。团组织联合环保局等部门,深入农村进行环境保护与生活幸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普及现代环境保护知识。一方面引导农村青年率先改变不良习惯,培养有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新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监测工商业污染,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投诉,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经过几年的宣传普及,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动员青年环保志愿者深入农村提供服务。大学生志愿队、市直属志愿队、区属志愿队经常组织前往农村的环保活动,如清洁村庄、“保护母亲河”、“治理污染源”等,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也通过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这些活动有利于农村环境改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9.青年“健康直通车”服务新农村建设

青年“健康直通车”行动,最初仅仅是医疗单位的青年志愿者为农村提供义务性的专门服务,随后扩大到其他热心志愿者参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不仅送医送药,同时宣传健康生活知识、卫生保健知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青年对于健康的需求日趋强烈,占“人生最宝贵因素”的首位(41.0%)。所以,“健康直通车”也受到广大农民包括农村青年的欢迎。在“健康直通车”行动中,对于农村困难户、孤老寡残人员的义务治疗服务是重点,志愿者的温馨关怀、精心治疗,为特殊困难人员解除了疾病疼痛等困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服务更主要是体现党和国家对农村群众的关心、帮助,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间真情、友爱互助。

10.青年“信息直通车”服务新农村建设

从调查数据看,农村青年认识到信息、网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7.5%),也希望自己接触和掌握网络技术、运用网络技术。共青团组织主动与科技部门合作,开展“信息直通车”行动,力求为解决世界性的“信息鸿沟”难题做出贡献(即城市借助信息化迅速发展,农村缺乏信息化而日趋落后)。一是培训农村青年信息员,组织他们到广州免费学习和实习,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和网络使用技术。许多偏僻山村来的青年信息员反映,“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这种机会,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丰富信息,而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这些信息员回到乡村,不仅成为获取网络信息、提供农民参考的主要力量,而且成为向其他农民传授知识技术的中介。二是提供先进设备。每个偏僻山村免费提供电脑、摄像机、传真机、手机、上网卡,提供一定的信息费用等,让这些设备真正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员借助这些先进设备,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也及时将本村农户生产信息、产品信息发布出去,促成经济交易。三是发动研究生、大学生利用节假日组成“信息直通车”志愿服务队,前往山区农村对青年信息员进行辅导、处理信息下载和使用的难题、向村民传播新的信息资料。这项活动虽然开展的时间较短,但已经产生良好效果,农民非常欢迎,从中获得收益。

广州团市委及基层团组织,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发挥团的资源与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广州市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动员

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动员与组织动员,凝聚积极力量创造崭新业绩。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社团组织、青年非正式组织等就成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

1.共青团组织——网络覆盖

共青团组织是在农村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网络,成为动员农村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基层团组织的瘫痪半瘫痪问题难以解决,开展的活动较少、提供的服务不多,逐渐被青年淡忘。调查中,认为共青团是先进模范组织的仅占13.0%,认为团组织办了好事实事的仅占6.7%,大多数青年对团组织缺乏了解和认识。针对这种现状,广州团市委积极推进农村团组织建设,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团建创新”。不仅力争增强村团支部(总支)的战斗力,配备年轻活跃的党团员担任团干部,而且探索团的“共建”,发动当地机关、学校、企业等团组织与农村“结对活动、资源共享”。二是大力推进“两新组织”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将共青团的活动与服务覆盖到广大青年农民工身上。因为大量青年农民常年累月外出务工谋生,仅仅依靠农村团组织难以服务他们,建立“两新团组织”就能够联系和服务他们。在抓好农村团建、“两新团建”的基础上,将各种服务、活动的重点拓展到农村地区,惠及广大农村青年。“给农村青年添点色彩,这是青年人的渴望,也是团广州市委的行动。世界是青年的,世界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的——团广州市委关于农村明天的思考就落脚在这一点上。”【7】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项目中,团组织都积极配合党政部门,争取让农村青年更多参与,并且得到成长与收获。借助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农村团组织建设,丰富了农村团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使农村团干部得到了锻炼与成长。

2.青年志愿者组织——激发热情

志愿服务是人们不为物质报酬而自愿提供的,为社会进步、人类幸福而从事的各种服务。中国及广东的志愿服务,伴随改革开放潮流而发展起来,“从城市到农村、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从单位到社区,不断发展壮大。”【8】广州市作为最早诞生志愿事业的地区,志愿者、志愿组织的服务领域,也较快延伸到山区农村。调查发现,农村青年认为志愿服务做得成功的占31.9%,一般的占41.5%,不成功的仅占13.0%。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青年志愿者组织也积极进行服务项目、服务形式、服务网络的创新。一是采取城乡联合的方式,逐渐培养农村青年志愿者队伍。最初是大学生志愿者、市属志愿者、城区及社区志愿者前往农村开展帮助失学儿童、扶助困难农户、开展生态保护、发掘民俗文化等各种服务,赢得当地青少年的支持和参与,通过服务活动培养农村的志愿者,逐渐组建农村志愿者组织。如今,镇、村的热心志愿者作为骨干,带领成员为当地村民服务,受到农民的好评。二是将志愿服务项目“化整为零”、“分散多样”。过去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习惯于大型活动,轰轰烈烈但效益不高。在新农村建设中,青年志愿者根据农村需求、农民需求,采取“一对一”、“定点扶助”的方式,为农户具体的生产指导、生活建议、儿女学习、家庭关系等提供义务服务,重点在于帮助农户家庭成员获得收益。如“爱心超市”、“健康直通车”、“志愿者大篷车艺术团”等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分散深入的服务,使更多的农民得到帮助。三是注重通过青年志愿服务培育农村新的人文精神、精神文明。从国外的经验看,志愿服务在帮助对象的同时,也进行文化熏陶、文明感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包括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友好环境,志愿者的存在及其服务,在广大农民中间产生影响,为农村社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伴随和谐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青年志愿组织越来越发展壮大,其服务及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力量。

3.青年社团组织——培育人才

广州市农村青年自发自愿组织的各种社团,特别是行业社团、兴趣社团对于新农村建设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青年组建的社团比较多,37%的青年知道本地有各种社团,38%的青年参加了社团组织及其活动。各级共青团应积极鼓励和扶持青年组建的社团,这些支持和帮助包括:一是鼓励农村青年社团挂靠团组织和青年联合会,以合法身份开展服务与活动。二是为农村青年社团活动争取政策支持。三是培养和造就农村青年社团的领袖人才。争取各种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安排农村青年社团骨干参加,既学习了时事政治、社团活动技能,也结交了各类社团精英、建立了社团联系网络。特别是农村青年的行业社团骨干,利用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发现市场机遇、寻求创业机遇,为社团成员的发展探索新领域。农村青年社团的繁荣兴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鲜活力,为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

4.青年非正式组织——沟通协调

广州市农村还有许多青年非正式组织,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力量。

从调查数据看,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丰富多样,从而也就形成多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既不独立登记注册,也不挂靠其他组织,而是兴之所至地开展活动。过去,团组织对这些青年非正式群体关注和支持不足,认为他们仅仅是缺乏志向、缺乏凝聚力的聚合。然而,伴随着农村的迅速变迁,传统的正式组织不断受到冲击,在被动调整的同时,青年非正式群体却蓬勃发展。为此,共青团组织积极转变观念,变排斥青年非正式群体为扶持和鼓励其发展。一是承认青年非正式群体活动的价值,并且提供机会让他们表现。如流行一时的青少年“街舞”,即青少年在街边发泄心情的即兴舞蹈,被团组织接纳和引导。如今也向农村(镇、村)扩散,转变成为健康的娱乐活动。二是引导农村青年参与非正式群体活动时把握基本原则,不干扰社会秩序,不损害他人利益。三是将共青团与青年非正式群体活动相联系,给予青年非正式群体成员应有的尊重,吸引他们参加主流活动。这样,农村青年的非正式群体越来越多地与党团组织、社会机构合作,开展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团组织带领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刚刚开始,许多行动、项目需要深化,广大团干部仍然需要做出长期、艰辛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 | 来源: | 编辑:  
 
上一篇文章: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对青年发展的影响

 
 
 
首 页 | 收藏本站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共青团滁州市委员会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008942号
地址:滁州市育新路174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022434
技术支持:网狐科技